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转帖] 悖论、隐喻、反讽、象征,文学张力的源泉

悖论、隐喻、反讽、象征,文学张力的源泉
——英美新批评文艺理论读书笔记
鞠晨曦

  一、源起
  新批评形成于20年代的英国,因兰色姆的《新批评》(1941)一书而得名,鼎盛于30-50年代的美国,先驱人物是英国意象派批评家休姆,奠基者是艾略特和瑞恰兹。新批评强调对文本的本体研究,因而又被称为“文本批评”“本体论批评”。
  二、基本理论
  1、非个人化理论
  非个人化理论是T·S·艾略特提出的来的。他认为,诗歌创作并非个人行为,诗是一切诗的有机体,是荷马以来整个文学组成的共时存在。这一文学史作为外在权威规范这文学创作和批评,诗人不能把诗歌当作表现个性、抒发感情的工具,诗人必须随时放弃自己,用客观事物或者意象来暗示自己的情感心境。这样,作者本身的地位就大大降低了。
  2、诗歌语言的本质
  瑞恰兹认为,科学的语言是真语言,它能告诉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各种机会,能告诉我们“是怎样的”,却不能告诉我吗“为什么是这样的”。哲学与宗教也不能。诗歌的陈述则是一种无法证伪的“伪陈述”,但它具有诗的真实,它拓宽人的感受力,使我们重新去面对这个世界。
  3、语境理论
  瑞恰兹的语境(context)理论从语言入手,通过语义学分析找到诗歌语言的特征、功能和价值,他首先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问题。对任何语言符号的理解都要将其植入某种语境,语境就是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些事件包括我们可以选择作为原因和结果的任何事件及其所需的条件。语境通常以节略的方式出现,语词的意义就是语境中没有出现的部分。语境理论的目的在于,他可以防止人们对意义作毫无根据的、主观的、简单化的设想。
  4、“架构-肌质”理论
  1941年,兰色姆在《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中提出了架构-肌质理论。诗歌由架构和肌质构成,架构是诗的内容的逻辑陈述,是可以用散文转述的主题或思想内容;肌质则是作品中不能用散文转述的个别细节。诗的本质特征在于架构与肌质的分立,且肌质是诗歌的本质、精华所在。(以肌质为诗歌本质,被中国理论家认为是明显错误)
  5、“朦胧七型”说
  诗歌语词具有多义性,因此而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内在张力,燕卜荪称之为“朦胧(ambiguity)”,并列出朦胧的七种类型:1、暗喻。这是诗歌的根基,它使诗歌语言通过独立于读者的思维习惯获得了自己的表现力。2、诗句的多重意义;3、双关;4陈述的多重意义;5、诗歌的语词介于两种不同的表达思想之间;6、一个语词具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义;
  6、“意图谬见”与“情感谬见”
  “意图谬见”与“情感谬见”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的,他们以此来批判以作家意图为依据的意图说和以读者感受为依据的感受说,以守卫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主张。他们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是独立的,作者意图不能成为评价作品的依据,读者的主管感受固然不能排斥,但也不是评价作品的依据。文学理论只要研究文本本身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传记式评论和社会学评论,但它最后导致“文本神圣论”。
  7、悖论、反讽、张力、隐喻
  新批评理论认为,诗歌文本是由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形成的语言张力。
  悖论与反讽是布鲁克斯使用的术语。悖论就是表面上荒谬实则真实的一种陈述,诗人常常日常语言意义疏离与变形,把在日常意义上相互对立、冲突的语言放到一起,从而在语言的碰撞和意义的对立中诞生诗性。
  反讽就是实际意义与语言的字面意义相对立。反讽与语境密切相关,是语境对陈述的歪曲从而产生反讽。布鲁克斯认为,在诗歌中,语言受整体语境的影响而发生疏离,成为诗歌语言新颖而富有活力的一种表现;同时,反讽还是诗歌的一种结构原则,因此,反讽是诗歌的根本特性和基本原则。
  张力(tent ion)是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中提出的,这个词是由内涵(intention)和外延(extinction)组合而成的,意指紧张关系,这里指诗歌内涵和外延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效果。退特认为,“一首诗突出的性质就是诗的整体效果”,诗歌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
  8、整体性的结构理论
  布鲁克斯认为,“文学批评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即文学作品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主题的各个部分又具有怎样的关系。”结构的基本原则就是对作品的内涵、态度和意义进行平衡协调,,它不是通过回避矛盾取得和谐,而是通过提示矛盾、站看矛盾、解决矛盾取得和谐。结构本省就是一种含有意义、评价和阐释的结构。
  维姆萨特对结构持辨证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就是一个“具体一般物”。他说:“一件文学作品是一个细节综合体(就其为语言物来说,我们或许可以比喻成一件制成品),一个人类价值错综复杂的组成物,其意义要靠理解方式构成,它是如此复杂,以至看起来像一个最高度的个别物——一个具体一般物。”
  9、维勒克的八层面说
  维勒克从八个层面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1)声音层面,包括谐音、节奏和格律;
  2)意义单元。它决定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问题规则;
  3)意象与隐喻。这是最核心的部分;
  4)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它由意象和隐喻转换而成;
  5)由叙述性的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有关形式和技巧的特殊问题;
  6)文学类型的性质问题;
  7)文学作品的评价问题;
  8)文学史的性质问题。
  三、新批评的批评方法
  1、避免意图迷误,反对传记式批评。“作家不能成为他笔下的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观点、美德和罪恶的代理人……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2、避免感受迷误,反对印象式批评。感受迷误有四种:感情式迷误、想象式迷误;生理式迷误、幻觉式迷误
  4、强调作品的独立自足性,反对站在社会、历史、文化、政治、道德、哲学的立场上用外部世界解释文学世界。
  4、运用“细读法”解读文本。细读法首先预设文本时独立的、非历史的,是一个封闭自主的空间;其次,文学是隐喻的、象征的,文本是由语言的冲突(反讽和悖论)构成的张力结构;内在的意义只是文本结构的因素之一,阅读不是寻找主题意义,而是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细读法的目的就是找出由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形成的诗歌语言的张力结构。
  四新批评语录
  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感情的脱离;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P42

  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P42

  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只是一个特殊的工具,只是工具,不是个性,是种种印象和经验就在这个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来相互组合。——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P42

  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P42

  瑞恰兹认为,伪陈述是不夹带任何信仰的,任何将信仰导入诗歌的企图都是对诗歌的亵渎。P43

  意图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感受谬见则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诗是什么和它产生的效果。其始是从诗的心理效果推衍出批评标准,其终就是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感受谬见》,P46

  为了保持术语概念的稳定性,科学的倾向是必要的,这可以使它有明确的外延;诗性语言则恰恰相反,它具有破坏性。这些词语之间不断地修饰,进而违背了它在字典中的意义。——布鲁克斯,P46

  某种意义上,悖论是最适合诗歌且必然属于诗歌的语言,……很明显,只有运用悖论,诗人才能表达真理。——布鲁克斯,P46

  反讽作为对语境压力的承认,存在于任何时期的诗,……但是,在我们的时代里,这种压力显得特别突出。——布鲁克斯,P46

  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布鲁克斯,P46

  退特认为,“一首诗突出的性质就是诗的整体效果”,诗歌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P47

  诗的意义就是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我所能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义: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义都是贯通一气的。——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P47

  布鲁克斯用一句话概括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并运用隐喻。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喻旨与喻体之间的相异性,隐喻两极的距离越远,则约有力量;隐喻是一种“具体抽象,比喻产生一般化的类是无法加以描述的,只有通过比喻本省才能理解;隐喻要强调的东西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隐喻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否则就失去生命力。P47

  哪怕是明喻或暗喻(即隐喻)的最简单形式,也给了我们一种有利于科学的、特殊的、创造性的、事实上是具体的抽象。——维姆萨特,P47

  在理解想象的隐喻的时候,常要求我们考虑的不是A(喻体)如何说明B(喻旨),而是当两者被放在一起相互对照、相互说明的时候产生了什么意义。——维姆萨特,P47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