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诗歌论坛's Archiver

轮回的马 發表於 2015-8-22 09:14

艾基(Gennady Aygi)诗歌

艾基,俄罗斯著名诗人,1934年生于楚瓦士(Chuvash)自治共和国南部的一个村子,获楚瓦士国家诗人荣誉称号,与曼德尔斯塔姆、帕斯捷尔纳克等同为20世纪最重要的俄国诗人之一。


【临近森林】


我终于接近没有人到过那里
只有一种旧感觉的
白银——当自由的温暖在额与肩上

这明亮的
田野——似闪向天空的光芒


一如羞怯火花的寂寞灵魂
拥抱四周
闪烁了,自由和白色在附近
而纯洁被创造——简单地:被纯洁自己
田野
敞开
(总是像
天空前的田野)
发它的光——为自己


另一个呢?光芒毕竟穿越了它
为爱
像爱某一个天使——到处——爱我的放纵
同时创造
纯洁之地

有过多少风?少许黑暗地离开和生活的风
比上帝的安宁更安宁
在那里
沉默中
天蓝

(宋琳译)


【房子——在世界的小树林中】

——给小阿丽桑德拉

房子——或世界
我走下地窖
那是个白色日子——我
去取牛奶——它漫长
和我在一起:它是
白昼——像河流:溢满
光线在膨胀
跃入世界:我
是一个事件的创造者
在开天辟地的
时代——

去地窖——很久前——简单持久——

雾中小树林是白的
而这
持罐的孩子——注视宇宙——和天空
放声歌唱——像首特别的歌
被女人
传遍世界——简单闪耀在白色
运动中——进入延伸的田野
我从声音中开始——

做——一个宇宙之子:
我曾是——它唱过的一切

1987年

(北岛译)


【梦:为煤油排队】

而我们加入队列——背靠背

我们推搡前边的人
进入商店:

来自母亲的水和血
在衣服中!——

互相拥抱着
我们跃入黑暗:

仅在某处:

森林:

它似乎准备好
那深度——隆隆响——被点亮:

我被推搡:

“你怎么命名你的灵魂?”

我穿过风叫喊:

“哦也许渴望
也许是惟一的田野?”

我们停住:

回声够到我们:

我们互相把手放在肩上:

因此我们跃入黑暗:

在旋风中
变白
我们敞开自己:

好像我们是个地方为某人
来临:

如同生动的林中空地:

在那儿风
像一种视觉
移动:

从四周蒙住我们:

没有词被听见:

关于一切:

没有思想

(北岛译)


【雪】

雪来自附近
窗台的花陌生。

向我微笑只因为
我不说那些
从来不懂的词。
我所能对你说的是:

椅子,雪,睫毛,灯。

而我的双手
简单疏远,
那些窗框
像从白纸剪下,

但在那儿,它们后面,
围绕着灯柱,
雪旋转

正来自我们童年。

将继续旋转,当人们
记住地上的你并和你说话。

那些白雪花我
真的见过,
我闭上眼,不会睁开,
白火花旋转,

而我无法
去阻止它们。

1959-1960年

(北岛译)

诗歌─作为─沉默(随笔)

捷纳狄.艾基(Gennady Aygi)
宋琳译

1

在话语所在的地方倾听。甚至比幻觉之作为幻觉(譬如——在想象中)更为重要。

然而:萧瑟地-并且-战栗地。战栗——如此远离——已经——开始。“我的”,“我自己”。

那儿“万物”皆沉默。万物——很久以来——已然告别。空虚是建筑物。寒冷。往昔的风,它死了。阁楼空虚。风是死亡粉末的死亡播撒。

别放弃乡愁。因我也是非…噢!多少。太多废弃的空间,太多长久废弃的“力量”。

万物皆——通过沉默以完成。但是——那儿。以一切所是之物的名义——那儿。

没有“灵魂”的呼吸。没有相遇。

睡眠-回归。但是已经——在无人处。在寒冷。在无名。在缺席中。
2

停顿是歉疚所在的地方:面对——歌唱。

3

诗歌的孤独之页,人们确实是向着风说的。

诗歌的真实是燃烧,——一首孤悬于虚空之诗。

4

作为“上帝之地”的沉默(最高原创之地)。

“上帝?”——是一种引文:“从上帝”(这是我的未发表诗作之一的摘要)。

5

在潮湿中──在薄暮之路的左侧,有如是之时刻:圆形之死。仿佛某物无声地腐蚀着:森林之寂静。诱人的。溶解。

6

当前的冗长。使事物繁复。放大了它们的编目。“当代史诗”。然而:倘若没有与(“在人民中”)的“情感表白”相对应的“微弱声音”。

7

在俄语诗歌中,关于沉默之下的通道,除了在普希金生命的最后两三年,任何人的诗都不再触及,它的出现同样令人惊讶。句号、带省略号的强烈问句越来越常见。似乎在说:“有何必要继续”,“这毫无用处”。

8

是的,不应该放弃乡愁。而我们必须为已故者哭泣。

9

唉,所有那些依然很少触及──某种“崇高”事物的。我们还是不能说“这将被诅咒”。(那么,造成众多词语死亡的又是什么?特别是“最高能指”)。
而此即“这一秩序”的某物。

10

朴素超越威权:此柔弱比威权强大:这就是奇迹。

11

我个人的诗只制作标点。并非“虚空”,亦非“无物”:这些标点瑟瑟作响(是“世界之自足”)。

12

在拳头与剑的时代,莎士比亚主义者悲剧的不朽性。
拳头与剑,通过它们的实践是具表现力的,同样是不朽的。
现时战斗机的野蛮……不过是细枝末节,它们,恰如蝗虫的群落。(我以见识过的方式说,它们那精密细节化的构成仅仅对智力而言是有效的。

13

在我的诗中,有的只由冒号构成。
一种“非-我的”沉默。
“世界自身的沉默”(在可能之“绝对”的意义上)。

14

一间茅屋,一个破败的蔽护所比摩天大楼更加雄伟。
这里我听到一种责备:“文明对文化的反对。”
我只观察。
(毕竟……还有这“回答之回答”:诸文明,是的,“自创世纪以来”……不过是元文化所给予的一些阶段而已)。

15

继续奈瓦尔的步伐。在旋风中,谈谈脚步,轮廓的幽暗通道,谈谈筚路蓝缕。
“自己”完成的最后“诗篇”。

16

越来越多小主题。越来越多小词。
事物的赘疣。诗的废话。

17

死路一条。

18

一个隐居的智者隆重接待另一个陌生之名的寻访。
他第一次观看。突然公鸡在院中高歌。
──那么,父亲,您知道公鸡吗?访客好奇地问。
──是的。然而这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主人回答,随即停止了对话。

19

对谁而言言说是困难的?对不为我们所期待者(读者与诗人)。

20

失败之僧侣。所有(在进入沉默之前不能平息的)“前激情”,“当众”几乎已经是“作品”了。未达到欲望的“净化”,皆无意识所为。

21

运动之镜。诗体的旅行指南Baedecker。

22

此即瓦格纳:“确实,诗人的伟大恰体现于他沉默之处,以便无言在沉默中为其自身所陈述”。

23

村庄的左侧,起初村道稍有坡度,两俄里之后即“无村人”的田野,“不为谁”:它是“它所是”。车辙,小土岗,枯萎的草。……──我不可能──在此──触碰它(以“散文化的不精确”我只会因我自己而“弄脏”这一地区,且难以在一首“诗”中捉住它),我放弃…………(它的瑟瑟的在场)。

24

贝多芬强有力地沉寂下来。

25

让我们做此保留:此处所说不涉及丰富之美(因存在着一种……── 似乎伟大作品也难免的“空泛魔力”)。一种(与修辞术不同,且尚未接受专门训练的)另类艺术。

26

脸庞-田野与田野-脸庞。

27

“繁冗”之美的唯一例子。陀斯妥也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在我们“抽象地”记住的情况下,作为痛苦的无词音乐对我们而言是可闻见的(人人以其“确定无疑”的方式)。
那里也可能存在着一种沉默的音乐。
我并不想细致地谈论同样存在着(音乐性的或诗性的)伟大作家的“不可闻见”作品这一事实。

28

还有一种“纯知识分子”的态度,即强词夺理的倾向。于是突显出:沉默的现实性这一问题。

29



像在一个欺人的僧侣家中
你是无人?你仿佛是如此
器皿的淡彩……直到现在我
卑微地发现:从一刻到另一刻
仿佛圣宠在祈祷者中间
(长久无言)
将温柔地进入
诗歌
──……阿门

30

正在说话的作曲家在空中显示出手的轮廓(他们通过听觉观看)。在“社会”中,作曲家比诗人更加精神化(此类搞笑并无乐趣,似乎祛除了大量的语言不定质)。一个太能说的艺术家是危险的(但无论多么喋喋不休的诗人却有别于此)。

31

荷尔德林在他最后的诗篇中写道:“我本可以说出更多”。但愿如此。他的沉默之地(完全像在古代悲剧中一样)。

32

不可思议,青年时代的我们是更加简洁的。似乎我们可感的切肤之痛在展露它们自身时说出自身,经由一种“解剖学”的计算(排除了“关于”的考虑)。

33

这些墙和拱顶曾经咏唱,它们展开──朝向高处──以精神之歌(亦浸透着“数学”),我们与这奇妙的“回声”一道游荡于“当下”,仿佛我们覆盖其上──用我们(同类人群的无数)大氅,仿佛我们即“简单之少数”;悲哀,夜晚;城市。

34

在教堂唱经班中,一个领唱把祷歌唱得很激昂。D神甫激动得毛发倒立,他厉声道:“瞧瞧这个,嗓子全哑了!你闭嘴吧,并非你有什么重要!”
确实,有时我们在“我们”的礼拜仪式中是太过“黯哑”了。

35

一个-田野-路标。在它之上有──“整个世界”。天-与-地,春夏秋冬。风的──全部哀悼与言说。那儿有一首“诗”,在夜里,在阡陌之间。

36

在艺术中所有的“设置”是累赘。

37

诗人V.M.的流亡诗歌。其中有他亲近者(以及更多远处的小民众)之忧虑──没有与侩子手的“法庭辩论”。也许,事实上,这样更好些?“致乡下佬”。对痛苦的反应:不要太多“哀叹”,而是重新生起炉子,给孩子们东西吃。

38

与其抱怨这个世界和人类,不如保持沉默。

39

妈妈沉默不语(我四岁左右):为了给我──处罚。已经──迫切地(和无意识地)──建立了──她的未来:缺席?──不是真的吗?……──(在草丛里,我与自己争辩,长时间地。妈妈不在。)

40

再一次──冷淡-而-微颤。是我弟弟。
(在梦中同一个男人重现他说他是我弟弟,且没有死)。
他的皮袄上粘着磨坊的粉末。外面,树上有霜。
一张粗糙地拼凑起来的桌子。面包,啤酒。以及──我记不清他所说的。
惟有庆贺的热情,──仿佛一个“光环”。
我本该只写下这唯一的一件事:“记忆中脸的光芒”。

41

“我欠您一笔债,巴格达的天空”(是的,是马雅可夫斯基说的)。很快手枪的子弹将尾随而来。且天空显现──开始:一个无边的全景──寂静。

42

而──对于此……荣耀开始了──穿过朝向院子的门:乘狂风-直抵-天穹,凭借太阳进入作为世界-整体的世界之中。

43

你?……──悄然-远遁的狗。(因这是你开的玩笑:“诗人乃说话的狗,
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区分另外的狗”)。

44

然而前面──总是更远──在雪中。在神秘的赤裸中。正如我们需要很少的东西。稍多一点──比手。诗……──是此很少的东西,但总有更多──无我之──世界。

45

通过“词语之歌”我开始拥有。我时常记起君特.艾希的诗句:“这枚红色钉子穿越不了冬天”。以锈铁的轧轧声,我对自己说,上帝,给我一管老“导火索”,给我──必不可少的词语之──精确性吧!

46


充满──忧伤。
忧伤──那儿──在脸的“深处”──环绕田野。山岗、道路消失不见。
带着斑点
抹去树篱。小镇。
像从雾中射出光线。

(是亚美尼亚人的──“天国的”──“我的”)
充满
忧伤。
寂静。

47

无-言──引到极处──比沉默更可怕。“你是那个吗?”约翰问。与其直接回答──不如暗示。

48

那么──重建事物之关联:与田野和太阳一起(哎,早起的──潮湿,仿佛大汗淋漓!)与草树一起(哎,雨点──在粗糙的树皮上!──轻掠过脊背)。无所谓哪个将出口成章。一个词的──精确性──将要出现──仿佛听写。

49

然而,你……──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你是你。你给我们──送来词语,──仿佛一种“自治”。

50

沉默与(诗中)话语的缺席──并非同一件事。
话语的缺席──是我们的──有“内含”的沉默。
是否存在另一种话语的缺席?“非-存在是不存在的,上帝不管相似的琐事”,俄罗斯神学家弗拉第米尔.罗斯基如是说。
它包含“非-我们”之话语的缺席。“理解了”那已经出发的──沉默──与话语的缺席一道。一切皆──尝试。
而──不要假设──有关“所有别的”某物。

51

而──一看见
极度贫瘠的残废小灌木
苏醒过来
在柏林的一个小公园
突然
心的运行开始
似乎它已经被运往
俄国

52

我突然感觉,这个如约而来的清新的八月是为了对你说再见。(似乎是她──此一清新──悄声-细语──通过你才得以平息。

53

而──你将问:仍旧那样──与词语一道?
是的,我们创造话语的缺席以及沉默:惟有──通过话语。
一个概念诞生了:“沉默之──艺术”。

54

然则──似乎是沉默进入了纸上的墨迹,它自己从它自身抹去推论,尝试着──与我一道消融──成为:唯一的──并愈来愈──绝对。

1982-1992 (宋琳 译)

谛听词的寂静
──关于艾基的沉默诗学
宋 琳


自从艾基(Gennady Aygi,1934-2006)的诗首次被翻译成汉语以来,任何只要与他的诗有过接触的读者,都会希望找到更多的诗来读。他的声音的确有一种符咒的魔力,我们知道那是朴素的,带有俄罗斯乡土风味的,不屈不挠的;但我们很快就会注意到,更多不确定性散逸于词和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中,造成了非常吸引人的间歇和空白。尽管经由转译必不可免地失落了原作的天然韵致,我们还是能够借助平行性仔细辨别出风格化后面的心灵轨迹。艾基从他的俄国前驱曼德尔斯塔姆、帕斯杰尔纳克等人那里承继了精神独立、不向威权屈服的道德勇气,而在修辞策略上,中断习惯性的词语链,极度的简略则完全是他个人的发明。

我记得最初与荷兰汉学家贺麦晓(Michel Hockx)合作翻译艾基的诗作时,是怎样地激越亢奋。1992年6月间在鹿特丹的那几天,我脑子里萦回不去的是这种奇特的音乐,它很陌生,不连贯,像风中树叶的窃窃私语。诚如北岛所指出,艾基的语调与我们以往的俄罗斯诗歌阅读经验相抵牾。不仅作为译者之一的我,当年参加诗歌节的中国同行们,几乎都很震惊。一种熟悉的来历不明,引起关于诗性的新的沉思,要求我们更新对语言重塑诗意经验之可能性的认识。换句话说,由于他个人语境的疏远,将某种反向的现代性置于我们面前,因而创造了陌生化。

这是一位日常生活的“悲剧诗人”,我这样说并没有忽略艾基诗歌的见证功能,相反,当大量重大事件被日常生活所吸收,文本便近似于隐迹稿本,一些一目了然的记号被擦去,留下模糊的行文所临时构建的记忆残片,此外再也没有什么剩余的东西需要彰显。诗歌只是一种特别的发声机制,像“喂”这样的一声招呼,现在用来与一棵树对话;人的语言现象与万物的和鸣一样,都是“瑟瑟响”的,它本来是世界的温柔力量,或神谕的含蓄方式,现在只代表一种基本的朴素;艾基的语势常常是奇崛险峻的,句首的“而”既突兀执拗又迟疑犹豫,一开始就完成了整首诗的转调,它造成如下张力:书写之前的现实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干预了文本,我们感觉到,正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才有文本的出场,于是,动而愈出,越缄口不语的,越是被昭显出来。

文本与现实的张力场在俄国(前苏联)与我们这里的情形有相似之处。当北岛援引利奥.斯特劳斯的“隐微写作”理论来诠释艾基的诗歌(见北岛《艾基:田野──似闪向天空的光芒》),共同语境中的中国读者应该对那种“特殊的写作技巧”并不陌生。俄罗斯当代精神生活的巨大意识形态压力在艾基诗歌中的折射,较之他的同代诗人布罗茨基或许不那么显著,比方说,他并没有直接尝试“致暴君”这类的诗歌题材,尽管,诚如布罗茨基所认为的那样,诗人身份的界定根本上取决于“对语言的依赖”程度,二者在此意义上毫无疑问是同样杰出的,然而艾基诗歌语言的微妙魅力更令我折服。他的诗歌并不缺乏“行动性”,生活事件及其态度只不过被个人隐喻转化到了更深的层面。关于诗歌真实的问题,在一次访谈中他说道:“诗歌真实,人类存在的真实(或更确切地,生活信念),需要在自身中寻找:在记忆、感受,在我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中。‘诗歌的’或‘生活中的’‘行动’对于我并没有任何用处(另外从深处看,我认为对于多数人也一样无用──‘关涉’诗歌的他物当然要比我能干)。”(《为了距离的对话──答友人问》)诗人对自己的历史处境有着清晰的意识,转向内心并不意味着缺乏现实关切。

问题在于,诗人对世界说话的时代或许真的过去了,个人面对的现实并不能被集体共有的“现实”所涵盖或过滤,这正是艾基为何将那么多诗作题献给友人的原因。从表现转向对话,从虚拟读者转向真实读者,为他们而写作,使得想像共同体更亲密地被语言之纽带结合在一起,也保证情感事件不会失落于无名。此一语言本质的允诺,促使诗人不再以直陈的方式,而是通过密码说话,观念被提升为隐秘经验,并通过词语的润泽达成深度交流。隐喻在希腊人的理解中是某物向另一物转移,词语和心灵的内在接触倘若没有无数代的人类所信奉的神秘感应和亲和力的作用,意义难道会自动获得吗?在艾基的诗中我们丝毫感受不到声音对阅读的的集权式强迫,其中基督教救世论与萨满教巫术经历了一场诗歌炼金术的综合,终于在韵律专断被废止的地方生出了新的能量来。

艾基诗歌的“纠正力量”(我这里借用了希尼的用语),不在于雄辩的施行,将人人奉为圭皋的现代性的反诘运用于文本,或如他打的生动比方:“与侩子手的‘法庭辩论’”(见《诗歌──作为──沉默》),而是返回由于神性的离去而变得寂静的原初之地,在语言的沉默本性上重塑原始诗意。言说在艾基那里获得了海德格尔诗学诉诸倾听的“纯粹被说出的东西”的那种纯粹,存在哲学的元语言与基督教的圣言(唯一的词)被思为词语的细胞——诗歌动力学的基础。两个或两个以上并置的词,例如光-眼、女乞丐-天使、无-痛之地、狼-无-词,等等,令人不安地凝聚着瞬间的爆破力,一旦我们想捉住能指的某只翅膀,所指却迅速飘离了视线。光是可见的,光-眼却不可见,然在光-眼中没有一物是不可见的;同样,女乞丐引起怜悯,天使施与怜悯,两者的混合却超越了这种单一情感;而无-痛之地作为天堂的一个换喻无疑也影射了尘世之痛……共时性和间离的纯粹矛盾在这里完成了命名的加冕礼,日常的造物近得像“触手可及的面包屑”,在寂然凝虑中却幻化似地在遥远的极地与源头之物一同涌动。

然而,我对艾基诗中的基督教色彩并不是没有顾虑,据我所知,在一般中国读者的诗学词典里是找不到“上帝”这个词的,实际上这与尼采之后西方的情景差不多。自从尼采将“上帝”与“真实生活”作了替换,语言的精神性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帝这个词蜕变成了失去象征的符号空壳,由此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从前对上帝的恶行是最大的恶行,但上帝死了,这种恶行也随之消亡了。”(见《尼采遗稿选》),按照相同的逻辑,对尘世的恶行因为失去了最高的仲裁也就得不到相应的惩罚。二十世纪的历史验证了这一点。人类中睿智的极少数,或人文科学的核心价值能否通过艺术、哲学和诗歌的内部转换,承担起新的救赎是难以预测的。苏珊.桑塔格的一个观点给了我解答,她在《沉默的美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说:“每一个时代必须为自己重新启动一个‘精神性’计划(the project of ‘spirituality’)。”处于勃烈日列夫时期的艾基,反抗极权话语的有效方法,莫过于重新启动对圣言的倾听,使变革从属于被耽延的上帝计划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同一时期的东欧诗歌,情况也大致如此。

正是从这个角度讲,从曼德尔斯塔姆到保罗.策兰,诗歌的拯救力量似乎以诗人个人生活的悲剧为代价──双倍地拷问着时代。但“精神性计划”在当前语境中无疑只适用于个人书写的微型乌托邦。当被问及十字架时,艾基自嘲地回答说:“不,我们太卑微,太软弱,根本不值得被绞死。”(张枣《俄国诗人G.Ajgi采访录》)这是人的立场,从这个立场出发,我们就有能力理解为什么“朴素超越威权”,为什么上帝只是“一种引文”,且不同宗教的人们亦能超越文化认同的限制而分享各自的引文的引文。

荷尔德林在1800年的一篇残稿中写道:“人被赋予语言,那最危险的财富……”,何以语言是最危险的财富?海德格尔解释说:“危险乃是存在者对存在的威胁。”在我偏狭的理解中,语言的运作在背离其诗性本源时,将威胁到语言本身。那么,通过语言而工作的诗人怎样对待这一切近的危险?诗人的言说怎样既伴随着危险的意识,又对于语言这一被赋予的财富能够持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需设想一种境况:在充满劳绩的无数尝试中,人依旧难免遭受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威胁:

而我们说出言语
只是因为沉默是可怕的
动作是危险的

动作的危险可能性不仅来自动作本身,言语一旦触及被准许的限度,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倘若在不恰当的时间段公开赞扬诸如恰拉莫夫的《科里玛纪事》(艾基在1965年曾与该书作者相识),结局如何是不难设想的。因帕斯杰尔纳克事件的牵累而失业,甚至不得不在火车站过夜的经历,也已足够说明问题了。当然,这些只是例子而已。而沉默——针对恶行的或因恐惧导致的沉默,难道不是一种同样可怕的剥夺吗?检查制度下的人的条件或许就像庐比孔河,只有恺撒才有权穿越。而普通人的言说经常处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险境中,却要去持存语言的财富,岂不是说危险本身乃是财富之价值的担保吗?

这里我们不必更多引证诗人的传记材料,只需反刍自身的记忆便能凭借联想机制达成经验还原。关于诗歌的行动性我们不该抱太多的幻想,介入的诗学渴望每每呼求寓言叙事的帮助,而且神话在我们这个盛行解构的时代业已被理论弱化了,除非避免如米沃什诗中所说“将自己认作一个失踪的人”那种情况发生,就必须在言说中引进和发展反对“迫害技艺”的技艺。寓言叙事并非不适合于诗歌,神话原型也还没有被物质主义完全耗尽,相反,这些元素在当代东欧诗歌中异常活跃,而且通过赫伯特等人的实践,发展出了一种令西欧与世界瞩目的冷静而率直的现代讽喻诗,其成就在休斯看来是当代最高的。于是抒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冷落,相对于在诗歌中运用哲学讨论以表达反对者的意志,抒情则被认为不合时宜和缺乏力度。艾基恐怕是一个例外。他的诗不仅没有着力于扩大“与侩子手的‘法庭辩论’”(如前所述)以显得胜券在握,而且尽量避免布道式流畅以克服情感伪饰。

那么,艾基的语言策略是什么呢?在熙熙攘攘的现代潮流中他坚持以提高难度的抒情自处,他的诗歌为语言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沉默的古老属性。虽然他早年浸淫未来主义(曾在马雅可夫斯基博物馆工作过两年),撰文称赞过马雅可夫斯基、马列维奇和克列布尼科夫,最终却没有成为“宏大乌托邦”的信奉者。未来主义者挥舞着词的重锤,乐观地不肯停下来;艾基却带着歉疚不断地在诗中制造停顿,将测听到的来自事物之灵魂的微弱声音改写成诗歌。艾基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诗人,正是他让我相信技艺不是最高的难度。言说,以某种抑制的悲愤,不与集权式的诡辩苟同,遵循着“愈是深刻的感受,在表达上就愈是含糊不清”(梅特林克语)的原则,或毋宁说将不确定性归入“唯一的词”的“最高虚构”之沉默属性中,因为人失去语言慰藉的被迫的沉默是一种匮乏,不同于上帝的沉默和世界寂静。对于痛的当下感受而言,谈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为时尚早。

哲学和神学在形态上无论怎样变异,都不能撇开苦难这一最古老的母题。荒诞的形式属于戏剧,幽默是现代小说的发明,留给诗歌的或许只有心灵史诗这一潜在的对话领域。我曾说过,真正的对话是与缺席者的对话,稍加引申,也是与他者话语建立的联系,即“为了距离的对话”──艾基的一首诗和一个访谈使用了这个相同的题目。对话馈赠了对话者从语言所接受的馈赠,诗人作为词语之蜜的采撷者,在往返中接近着内在生命的真实,当哲学致力于将概念变成奇思,诗歌则理应将苦难变成福音。

回过头来审视语言的现代形态,我们会惊讶于那么多曾经支配人类精神活动的词语的死亡,诗人欲开拓新的表达空间,需要掌握一种“词语招魂术”。艾基复活词语的工作如此孤绝,鲜有伴侣,在深度的冥想中召唤神性复原的那种专注,需要多么大的虔诚!他对语言神启观念的重申是机具挑战意味的:

是的:它是一神启的真
(如同──为了你:激情)
而乞求-杰作(如同
我们可在铁-之上敲击)


这是从《是的,诗人》中摘下的诗句,它的力度恰如其分,倔强得好比悼亡的呜咽。一个诗人对另一个罹难诗人的悼亡,其最紧要处莫过于从支吾破碎的痛楚中提纯出遽然的领悟,倘若诗人之死是与“带来条约的凶手”的遭逢,那么条约的虚伪性必定窃取了正义之名,在此严酷现实面前,词语仿佛是在铁这样的硬物上敲击出的音节,此外又能奢谈什么杰作呢?唯一可行的是在期待中守护“神启的真”,以再度减少“沉默降下时我们使真实蒙羞”的屈辱感。

俄语并非艾基的母语,可以说,最初他只是一个俄语的他者。当他在帕斯杰尔纳克的鼓励下改用俄语写诗,这一事件本身是充满了巨大风险的。一般来说,几乎所有杰出的诗人都用母语写作,甚至有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用非母语写作是在撒谎。诗人被介定为母语的仆人或守护者,在道义上必须对它绝对忠诚,这也是精通多种外语的米沃什始终用波兰语写诗的原因。然而,贝克特发现,用作为外语的法语而不是他的母语英语写诗,更能全神贯注于“基本意义”,而避免了过度修饰。用外语写作获得成功的作家中,贝克特当然不是唯一的例子。从康拉德到米兰.昆德拉的序列里,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加上汉语的流亡者高行健。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扯得太远。

艾基用俄语写诗始于1960年,即在帕斯杰尔纳克逝世之后不久。在与他的这位精神导师交往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据艾基回忆,针对那种向外弛求的观念,帕斯杰尔纳克有一次对他说:“人们一般认为存在的最本质的意义是在彼岸,在他方世界。不!一切都在此处!我们是在美好的此处,而且神秘、奇迹、我们的无限性,俱在此处。”(《回头见/关于帕斯杰尔纳克》)这里表述的看法与流行的追求异国情调的现代观念是大相径庭的。艾基在《关于我的诗的一点提示》一文中也明确指出:“我从来在任何方面都避开异国情调。”他的田野意象和童年意象来自克楚瓦,他用大半生的时间不断重临出发之地,结果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秘密:返回并衔接更久远的传统,与通过更新词语的功能来更新诗意,这两者是可以像硬币的两面统一于一体的。

艾基的诗歌向我们描述的世界是一个原初的、完整的世界,他的心理版图与童年经验中的自足世界相吻合,母宁说正是在对童年经验的不断回溯、追忆中,他发现了被遗忘的诗性基础,即宇宙纯洁性的基础。这种纯洁性随着文明的物质化进程受到了可怕的玷污,特别是被二十世纪的科学崇拜以及由此导致的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所威胁。作为在战后成长起来的那一代诗人,他知道只有重返童年的宇宙性,才能重获神和大地的恩典。艾基的沉默诗学让我本能地将他与神智学的寂静主义联系起来,这种学说认为在成人身上重建“孩童的心智”是稳定心理价值的必要途径。

孩童状态是一种无遮蔽的本真状态,它的无辜性远离了理性和知识而褒有最初的纯洁,当天真被当作无知加以嘲笑时,人实际上是在为无想像力的意志辩护,而意志的命令式和贪婪正是暴政的权力特征;孩童状态不仅与最基本的人性相邻,也是一种正义诉求,它将坦率、天真,单纯以及神圣的东西置于心灵的呵护之下。华滋华斯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还说 “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时期”。希尼引用此一观点时指出“婴儿”(infant)一词的拉丁文意思是“不说出的”(unspoken),“而婴儿的话语即是诗的来源。那就是不说出的部分。”(见吴德安《“婴儿”的启迪——希尼访谈录》)艾基是“婴儿的话语”的最出色的倾听者,他完成于1983年的诗集《维尔尼卡之书》就是一本日常性“文学”修复和父性温柔之间的半翻译体的书,作为对刚出生的女儿维尔尼卡的整整半年的观察笔记,从诗集的命名我们知道,书的真正作者是维尔尼卡,她那“不说出的”小生命状态超越了所有“说出的”,这位妈妈-婴儿将摇篮边那个摇头晃脑的男人想像成白色甜蛋糕,而她那咿咿呀呀的寂静主义则给于存在之诗以必要的元音。在她身边他看起来更接近一个燃烧的宇宙-孩子。

童年世界观的三要素:房子──基本观察点;田野──开阔自由的视觉;森林──封闭集中的听觉,作为诗意的原初经验构成艾基诗学的核心。田野在他所有阶段的诗中都占有主导性地位,是他诗意世界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构成了使精神安居其中的背景性的东西,这个浸透人之劳作的空间作为平缓开阔的发光体向着天际和部落时代延伸,似乎取消了时间。田野与森林、天空一样具有原始的恒定性,在俄罗斯,在艾基的故乡克楚亚,田野也是他的声音开始和结束的地方。

田野里走着一个男人
他就像声音和呼吸
在树和树之间他似乎在等待
第一次被授予名称

这是艾基去世前不久写下的诗篇。我们可以想像,诗中那个男人是最后一次走过田野,像往常那样,他同遇见的每一棵树亲切地打着招呼。作为一个拥有太少东西的人,他忧虑的却是太多。因为他知道:只需一个不精确的词就足以“弄脏”整个地区 。

二00七年,八月 北京

捷纳狄•艾基诗歌选译

《开始》

让我在你们
光滑的丝绸荷包里
沙沙响的纸币间
成为一枚肮脏的硬币翻转:
它将在它声音的尖上鸣响
且没有任何困难地继续鸣响

当双重的隆隆回音
和记忆说着
童年的风怎样和雨一起
在秋天的早晨冒烟

让我成为
一个站立的衣帽架
上面你不仅可以挂雨衣
还可以挂比雨衣重的
某样东西

而当我停止相信我自己
让血管的记忆
使我一次比一次
变得坚实我将感觉到
眼部肌肉的压力
1954
《道路》

当没有人爱我们时
我们开始爱
我们的母亲

当没有人给我们写信时
我们想念
老朋友们

而我们说出言语
只是因为沉默是可怕的
动作是危险的

但最后——在偶然的被忽略的公园里
我们痛哭悲哀乐队的
悲哀的小号


《田野-俄国:诀别》
很快这也被知道了
——D.R
而爱祖国——我不露面
突然说出这些话
而生存不仅在潮湿的
国土——在深渊里:悲痛之招魂

在脑中模糊地生长:像从前——空间
三位一体的见证回旋

(正如你
忍受
这些星星的
上升:正如你的生长——梦一般!)——

这些话在夜半来了(而没有圣言-就没有词):

荒芜的孤儿:只有雾——像一小撮!——

成为光-眼:如此多-橡树-歌唱
而太阳哭泣(因为-无灵魂)——

然而田野——谁曾经——自由

《此处》

正如在林中深处我们惊叹
各种兽穴
逃避着人类

生命消逝于自身像林中路
而我似乎辨认出一象形文字
从“此处”这个词

它表示大地与天空
和那影子中的
那我们可面对面看见的
在我的诗中我不能分享的

不朽者之谜
并不比冬夜里发亮的灌木丛
更难猜解

雪上的白枝
雪中的黑影

此处事物以高声的
本地语言相互应答
像生命未计量的自由部分
——总是高耸-自愿地——把回答给予
下一个坚不可摧的部分

此处
寂静的园子
在风摧折的树枝末梢
我们不找寻与痛苦的人面相似的
液汁的丑陋凝块——

在不幸的夜里
吻十字架上的人

此处我们不认识
一个高于另一个的词与符号
我们生活着我们是美的

此处沉默降下时我们使真实蒙羞
但如果放弃它是严酷的
生命亦参与到其中

仿佛一种不可见
向着自己致意

并从我们移开
仿佛灌木丛现身于水中
等在一旁,以便移入
我们不再需要的
空位置

因此人的空间应被
生命的空间充满
直至时间尽头
1958

《是的:我们的祖国》

恰如一片草地曾是故土
世界——似一片草地
白桦——花朵在那儿
还有心——孩

而当那些白桦-花朵被这个世界的风吹走

玫瑰-雪
环绕着无语的乡人
像女乞丐-天使的叹息!……——而与光-怜悯
一道
她们闪耀

(这儿-是她们
生生不息的
因沉默而存在的空间)

我们从——此闪耀得到
每一坚实之名
浏亮之名

重回忍耐之中
(这儿亦是
自——在
之沉默)

且听着:纯洁欲何言,以唯一的词?

永不会阻断
它辐射

纯洁-世界
1975

《白桦瑟瑟响》
给V.Korsoenski

如今我们只等待某件事自己发生
——C.Norwid

而我自己是一瑟瑟响的
“但上帝可能是……”——

白桦中的一声低语:
“死了……”——

而我们
分崩离析——正在继续吗?——

为什么
不?

尘埃孤独且空虚地飘走……——
/白桦的低语……
我们都在世界上瑟瑟响……/——

而他是否
肯定复活?……——

……甚至一点不疼:

仿佛永远……——

嘈杂——似乎说的是这个……!——

…………………………

/仿佛被弃的——秋之嘈杂/
1975

《今年的第一道彩虹》

淡泊的-雾状的:
暗绿?金黄?
已经很久了吗?——痛的澄明
/是白色-牺牲吗?诞生于蓝色?/
缓缓吹拂:
如此气息——紫色的同盟?
/这令我昏昏欲睡者
并未膨胀成红色/






《为了距离的对话》
——给Nikola Vujcic
1

并非圣言所未言
而作为道路的言说
仿佛是大地的意念-面包
那被说出的单纯性
之单纯——旋转着——通过这耗尽的
完整化之沉默
环绕命运吹起的人的天空
而天赋-即-面包,圣言工作着
在你身上变成金黄
(燃烧着——如是之唯一)

2

我想我将像面包、食物一样
留下——所有馈赠-敞开
为了这天空及其智慧
在仅有之力中她的变化如此有力
而留下,没有不可动摇之惊跳
(我知我所知,我在力量之力量中
仿佛馈赠自己最后的天赋——
自由仅仅是自由)
1985-1988
《死》

没有从她头上揭下头巾
妈妈正在死去
唯一的一次,
我在她自己缝制的

可怜的裙子一侧落泪。

哦,多宁静的雪,
仿佛被昨日之鬼的
翅膀滑过。

哦,多丰厚的堆积,
仿佛它们遮盖了
祭献贡品的

野蛮的群山。

而雪花给地球
源源不断地送来

神的象形文字……

《临近森林》


我终于接近无人到过的那里
只有一种旧感觉的
白银——当自由的温暖在额与肩上

这明亮的
田野─似闪向天空的光芒


一如羞怯火花的寂寞灵魂
拥抱四周
闪烁了,自由之白色在附近
而纯洁完成——简单地:被纯洁自己
田野
敞开
/总是像
天空前的田野/
发光——为自己


另一个呢?光芒毕竟穿越了它
为——爱
像某一天使——到处——爱我的放纵
同时创造
纯洁之地:
——有过多少风?少许幽暗地离开和活着的风
比安宁的上帝更安宁!
在那里
沉默中
天蓝
1984





《森林外面的路》
——给马克•博丁

我在我自己家中地上
我什么也不需要
要的如此少:
一种鲜活的痛苦!——

/倏忽我理解:只有巨大的人群
爆破-馈赠——给予彼此
痛苦之火:闪耀着独自离去
而疼仿佛是家的一个音节:

以此我们是——相邻食物与兄弟!——

清凉
那人们所
命名

恰如你的血
你的手
你的拳头
不分离且快-活:

劈啪响地赠予爆破与凝聚
在剧痛中,小即是大
你将爆破-着色
节日-清歌!

它们戏弄着
竟似给你面包——
它们拿走
竟似
储存
直到在尖叫中
呜咽之——
谐音!
如此——它们撕裂灵魂
如此——它们留下我去死/——

——不会再有了,兄弟:庆典在这里是别的
它们以此烦恼完成魔鬼
为了道成/肉身/
在凶手——和撒旦他自己中间!——

那么我-想/正如诺尔维德所说
最终:如果我记得:他的
“袖珍手册”/
那么我-想——从林中挤出
越来越轻逸
/比草的幸福更轻/

突然我看见:金子闪烁
穿越有教堂的麦田的
年轻橡树林:

/然后
为了空隙的
广场/:

为了空无的空无!
我不认识我的路途
风——它也是基本的!
在金子的热中我的兄弟
没有邻居没有孩子
“告别”自身如此好地烧着了
根本就没有思想
1981

《一枝菊的惊跳》

一点雪!——

是否某一天
我的死的
/不可见-可见/
的片刻摇曳——

我将怎样
选择
更贵重者:/

风——通过爱物——转瞬间——

就像在飞行中
通过我醒来——最初的:

记忆缺席的

澄明!——
1981

《来自深谷》

而左边——可怜的——我自己的手——像儿童福音:
光辉啊——不为谁:

微小的——绕道生存的!——

而正如一个流浪的——无所谓的福音她拿着——旋转着
像孩子一样阿谀着——抚摸着:

最亲密的风最亲密的

如荒芜的幸福之伟大!

怜悯啊……

《我和女儿在秋天的散步》

突然——一股奇异的风
看来
吹着斜线
在胸中——不幸的隆隆声:

而容易释然……——

——瞧——如此地——消除!为了——在变形中——
寻求当世的存在:

表面上——这些驱赶-践踏的黑-脸庞
一点也未幽灵般关闭
在沟壑中
沟壑之上:

在镀金的日子的碎片中……——

又是相同的隆隆声——但变形是新的
烧灼着从远处升起的嗓音
纵深——唯一-独自:

“别把小女孩抱得那么紧
我嘴唇间的手在街上”

我把自己留在回音中
忘记了最初的时刻——夜可怜的潮湿
我说-人们用潮湿爱情的温柔冷灰
之烂泥压碎了我
(被手掌所编织——“人”):

放大的夜在变暖——手上
圆形留下稚气的灼痕——火焰!

完全的郊区-生活——然后呢?不少于
土地——空虚——是上帝-知道-何处的-世界:

而我——步履-由此-向外
长久以来满足于自己
置身这死亡-装置的荒漠——

而在房屋深处——我倒向最后的——
秘密:缓缓-跟随-它!

或——不管怎样——充实它——突然
我浮向视觉-伤口:为了孩子
1987

《瞬间-山雀:
作为信》
——给A.V.

而这清晨的邀请
这敏捷的和成人的帐篷
山雀——在“宇宙”的儿童剧院里

(哎这坚固的小腿
像记忆中曼德尔斯塔姆-迷的
双行诗的支撑点)。

这嫩活的绿
在莫斯科的白色风暴中——

爱情的瞬间门票

在奈瓦尔-星云中
1979,1,5
《两个注释》

1
而世界——在睡眠中——仿佛
缺席自身的空无的木板
不是且不在但
你自己的睡眠毗连的木板

2
你移置一张死亡之床:
“没有教堂”——想着-醒来——
而随后的死去了:“像我一样她乏善可陈”
而似乎纯化着白昼之光的日子
闪烁着/你说/“永恒”!
但突然在精神中:正如死于精神那样光彩夺目!
而你——在他的火中
与昨天的某人相同
1967

《最后的沟壑》
(保罗•策兰)
——给马丁•博洛达

我攀登;
如此举足间,
一座庙宇
引领着。
友爱的风,——而我们,在这云中:
我(一个似在我精神之外的
陌生之词)与蒿(这临近我的
焦急之苦涩
沉没我于
词中)
蒿。
泥土,
姐妹。
且从一切意义上,基本无用地,
个人在那(被杀的团块中),
像一个无用之名。那个
词弄脏我,当我
攀登在极简单的(似火的)启示中,
为了被打上标记——颠峰之地
的最后标记;她——
虚无(已全部给予)
脸:在突出物——蒿之上者
像一个无-痛之地
(……

形态
依旧
难以欣赏
……)
云:
比铁石更盲目(一个无-脸之魂),
深处——慵倦的;光
仿佛惊愕之石的喷射。
总是更
高。
1983

《茉莉三幅(友人去世之后)》

1. 茉莉——匆忙

茉莉——
如刀锋

而头脑的闪电——
回答

2. 诗——画

详细地画一件血迹斑斑的大衣:
把画叫做:

“留下的人——在离去的人之后”
(在门前地上)

3. 顶点——繁盛

流血的人的伤口——
花园它们的
园丁——用拳套锄头
(头脑——草皮
火花——祖国)
1976

《是的,诗人》

那不理解的
我们命名为烦恼
那永不理解的
是今天:空虚之日
似乎等待着带来条约的凶手
何等延宕的
巨大烦恼

他知道:同样的事物
在我们这里并未被称为“悲剧”
在我们这里没有一个巨大说:“某”物
物或现象(抑或它们的
木偶——说着——词语,
另一诗人的词语)——

乱作一团(然而与痛苦的-程度
相等):例如

此处是,我儿子的红色婴儿鞋
空空(而贫瘠)
和太阳的
巨大之真诚

(是的

……………………
但是颂歌——想象的框架
停止吧——你已然了解

少许贫穷:有时
歌声似乎在那儿(当——为了花朵)
居然准备着
仿佛在幕后一般
唱起来——披着大衣
而诗人(轶事说:“普希金
将为你们付账吗?”)

是的:诗人

曾经的作家们——新的
屈服将是:无词
即诗歌)

而他证实
我们同样可以尖叫:
那朝向木偶-狼
尖叫的木偶

(于是狼-无-词
为死-无-词而努力)

因为连太阳亦是如此努力的
瑟瑟之响
(还有瑟瑟响的墙)

那么这瑟瑟响和所谓:“…诗人…”
对于——“必须”
有何别的言说?
那:琴弦-朝向-碎裂——时间
——空虚朝向空虚:

说?……在火盆上,风
不为任何东西,不为任何人?……——

或未完成“曾是”——关联死与虚空的
黯哑的期限——

是的:它是一神启的真
(如同——为了你:激情)
而乞求——杰作(如同
我们可在铁-之上敲击)
1976


《日子:我独自-一人》
(两张诗体明信片)

1
那里是虞美人花瓣的边缘
簌簌空气中的居留
那里——自专注之魂:美“自身”的
打击(似乎带着一点
小小的擦痕)

2
而沿着稀少的轻盈小径
一种感恩之冥想的至福:
一只飞来飞去的白蝴蝶
照亮了野菊丛
1980

《而这另一座小山》
回忆V.M.

为了低下头
我忧郁的小山!
迎风的头发
仿佛空气中的黑暗:总是越来越远
——沿着瀑布!
迎风,直到墓穴
(只有孤独之灵魂——灵魂!)
通过独自在世上的
(像在触手可及的面包屑中)
带着苦痛如同带着真实的
自言自语-骚动(强壮得呜咽)
(似乎:瞧呀:灵魂!——而手
似浸入水中!)
非常-我的
孤独潮湿
1980

《午夜-之后——窗口的雪》

悲哀
似孤儿般流离——苍白的服装
/如此
一个藏起的事件
凉爽的
出发
开始
并展开
穿过沉默之国度
同样——在所有地点——一个气流吹空
农庄 /哦悲哀/携来空穴
似乎灵魂全都已
完结

《少》

幸福——“少”
极乐——“少”

哦,低语,像风——穿过太阳:
面包——少……日光少……——

而且——细小的人声也少
像食物——已备好死亡……——

所以我们平静地逼向她
正如我们从来站在某一门槛——

同甘共苦

我们的自由啊!心灵的光耀

那简单的:
“少”

《正午的白桦树》

在正午的炎热中
突然

孤绝
有力地
白桦树——

闪耀——像某个福音:

(自我满足——不打扰
任何人)——

打开——总是:

从枝桠到枝桠地生长:

(全部——“在上帝中”)
1997

《街道与细谷》

岛状地带
(都为了我)
在这个夏天建起了
我说:花:且有一岛状地带以及
新的——泪水之潮湿:那边
在街上
且在细谷的某个上方
且每人——灵魂之过客——我的
(如此可见的嘈杂):
曾是——活着的朋友/图象
搂紧的温柔刹那
将再次
喷涌/
似乎就在annenski附近
朝向穿围裙的童年的我走来一个女孩
这投射
战栗
朝向我的珍奇!……——以一瞥的方式活着
消魂
于我的黯哑中
闪烁:
我活在白色深渊中……——以睡眠
我通过——恰如时辰
1983

《正当一个朋友在病中》
有关列奥纳•丹尼尔彻夫的画

我们在梦中依稀见到了上帝——它重新来到回忆中
重新构成遗忘的视象(时而分解时而又再现)
自古老的丘陵和道路
自童年的谈话-装束
自哭-与-笑的动物的脸——在朋友的门槛边-上
你们——我亲爱的:画呀,生活呀,
即刻-无以言表
(美得就像穷人的菜肴)
1996

《晚胡桃》

喂——晚胡桃?让我做你胡桃树
铁锈的
斑点吧
——让我想像那一点
(如果“局面”
因此
而潮湿)
孤立的风!一个符号——不为谁!——你就是那种胡桃树
在某处——只当作旁白——恰好也包括
(我)
无用
像在灌木丛的薄雾中
“乡土风味”的反光没有映照
没有被映照者
如某种“生存”的残迹
风中
雨中
不为谁
1980

《睡眠中写下的诗行节录》

而左脸的一部分
斜视
老实巴交而又直接
苍白——在肖斯塔科维奇的——梦中
通过他的祭品——正如通过龟裂的泥土
吼叫

仿佛——向着一个朋友
1998,4,17(黎明)


《我的朋友——一棵树——从窗户》

哦,要是我有他的年龄,他的冷淡
坚硬的孤寂!
要是我有——现在!……此刻——今夜——最终!
冷淡与孤寂
像这棵树
一个简单的(抑或惹人注目的不明显)
谁也不能!——屈服的——轻微
冰冻,可敬,隔离
而疏远(上帝啊!多么
不可思议的——此处——疏远)
1976
《两个跋》

1

小路的干净
水的单纯——

如此天空——在梦中
这高度看见——某个陌生者
非常——且极端地——另一个
大地的清亮贫穷——

那对我们罕言的说:

“只要我们在人间
烟——就在屋内壁炉里——心醉神迷”

2

医院的白色粗糙面的某物
在田野中开始滑行运动
——上帝通过此沉默医治我们——

《房子——在世界的森林中》
—— 给小女孩阿丽桑德拉

房子——或世界
我下到地窖中
当日子是白色的——我
去取牛奶——冗长
和我一起下来:这是
河流-白昼:漫溢
光线在膨胀
注入世界:
我是一个事件创造者
在开天辟地
之初——

地窖——很久前——简单且耐久——

雾中的白色森林
与这
持罐的孩子——她的眼睛是一个宇宙——天空
洪亮地歌唱——像一首她的歌
传遍世界
女人们——被单纯的白色瞬息
照耀着——在田野的延伸中
我的声音从那儿开始——

做——宇宙-孩子:

我曾是——它所唱的
1987

《无题》

田野里走着一个男人
他就像声音和呼吸
在树和树之间他似乎在等待
第一次被授予名称
2003

诗歌——作为——沉默
(差异的笔记)

1
在话语所在的地方倾听。甚至比幻觉之作为幻觉(譬如——在想象中)更为重要。
然而:萧瑟地-并且-战栗地。战栗——如此远离——已经——开始。“我的”,“我自己”。
那儿“万物”皆沉默。万物——很久以来——已然告别。空虚是建筑物。寒冷。往昔的风,它死了。阁楼空虚。风是死亡粉末的死亡播撒。
别放弃乡愁。因我也是非…噢!多少。太多废弃的空间,太多长久废弃的“力量”。
万物皆——通过沉默以完成。但是——那儿。以一切所是之物的名义——那儿。
没有“灵魂”的呼吸。没有相遇。
睡眠-回归。但是已经——在无人处。在寒冷。在无名。在缺席中。

2
停顿是歉疚所在的地方:面对——歌唱。
3

诗歌的孤独之页,人们确实是向着风说的。
诗歌的真实是燃烧,——一首孤悬于虚空之诗。

4
作为“上帝之地”的沉默(最高原创之地)。
“上帝?”——是一种引文:“从上帝”(这是我的未发表诗作之一的摘要)。
即是说,当它作为——燃烧。

5
在潮湿中——在薄暮之路的左侧,有如是之时刻:圆形之死。仿佛某物无声地腐蚀着:
森林之寂静。诱人的。溶解。

6
当前的冗长。使事物繁复。放大了它们的编目。“当代史诗”。然而:倘若没有与(“在人民中”)的“情感表白”相对应的“微弱声音”。

7
在俄语诗歌中,关于沉默之下的通道,除了在普希金生命的最后两三年,任何人的诗都不再触及,它的出现同样令人惊讶。句号、带省略号的强烈问句越来越常见。似乎在说:“何必要继续”,“这毫无用处”。

8
是的,不应该放弃乡愁。而我们必须为已故者哭泣。

9
唉,所有那些依然很少触及——某种“崇高”事物的。我们还是不能说“这将被诅咒”。(那么,造成众多词语死亡的又是什么?特别是“最高能指”)。
而此即“这一秩序”的某物。

10
朴素超越威权:此柔弱比威权强大:这就是奇迹。

11
我个人的诗只制作标点。并非“虚空”,亦非“无物”:这些标点瑟瑟作响(是“世界之自足”)。

12
在拳头与剑的时代,莎士比亚主义者悲剧的不朽性。
拳头与剑,通过它们的实践是具表现力的,同样是不朽的。
现时战斗机的野蛮……不过是细枝末节,它们,恰如蝗虫的群落。我以见识过的方式说,它们那精密细节化的构成仅仅对智力而言是有效的。

13
在我的诗中,有的只由冒号构成。
一种“非-我的”沉默。
“世界自身的沉默”(在可能之“绝对”的意义上)。

14
一间茅屋,一个破败的蔽护所比摩天大楼更加雄伟。
这里我听到一种责备:“文明对文化的反对。”
我只观察。
(毕竟……还有这“回答之回答”:诸文明,是的,“自创世纪以来”……不过是元文
化所给予的一些阶段而已)。

15
继续奈瓦尔的步伐。在旋风中,谈谈脚步,轮廓的幽暗通道,谈谈筚路蓝缕。
“自己”完成的最后“诗篇”。

16
越来越多小主题。越来越多小词。
事物的赘疣。诗的废话。

17

死路一条。

18

一个隐居的智者隆重接待另一个陌生之名的寻访。
他第一次观看。突然公鸡在院中高歌。
——那么,父亲,您知道公鸡吗?访客好奇地问。
——是的。然而这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主人回答,随即停止了对话。

19
对谁而言言说是困难的?对不为我们所期待者(读者与诗人)。

20
失败之僧侣。所有(在进入沉默之前不能平息的)“前激情”,“当众”几乎已经是“作品”了。未达到欲望的“净化”,皆无意识所为。

21
运动之镜。诗体的旅行指南Baedecker。

22
此即瓦格纳:“确实,诗人的伟大恰体现于他沉默之处,以便无言在沉默中为其自身所陈述”。

23
村庄的左侧,起初村道稍有坡度,两俄里之后即“无村人”的田野,“不为谁”:它是“它所是”。车辙,小土岗,枯萎的草。……——我不可能——在此——触碰它(以“散文化的不精确”我只会因我自己而“弄脏”这一地区,且难以在一首“诗”中捉住它),我放弃…………(它的瑟瑟的在场)。

24
贝多芬强有力地沉寂下来。

25
让我们做此保留:此处所说不涉及丰富之美(因存在着一种……—— 似乎伟大作品也难免的“空泛魔力”)。一种(与修辞术不同,且尚未接受专门训练的)另类艺术。
26
脸庞-田野与田野-脸庞。
27
“繁冗”之美的唯一例子。陀斯妥也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在我们“抽象地”记住的情况下,作为痛苦的无词音乐对我们而言是可闻见的(人人以其“确定无疑”的方式)。
那里也可能存在着一种沉默的音乐。
我并不想细致地谈论同样存在着(音乐性的或诗性的)伟大作家的“不可闻见”作品这一事实。
28
还有一种“纯知识分子”的态度,即强词夺理的倾向。于是突显出:沉默的现实性这一问题。
29
也许
像在一个欺人的僧侣家中
你是无人?你仿佛是如此
器皿的淡彩……直到现在我
卑微地发现:从一刻到另一刻
仿佛圣宠在祈祷者中间
(长久无言)
将温柔地进入
诗歌
——……阿门
30
正在说话的作曲家在空中显示出手的轮廓(他们通过听觉观看)。在“社会”中,作曲家比诗人更加精神化(此类搞笑并无乐趣,似乎祛除了大量的语言不定质)。一个太能说的艺术家是危险的(但无论多么喋喋不休的诗人却有别于此)。
31
荷尔德林在他最后的诗篇中写道:“我本可以说出更多”。但愿如此。他的沉默之地(完全像在古代悲剧中一样)。

32
不可思议,青年时代的我们是更加简洁的。似乎我们可感的切肤之痛在展露它们自身时说出自身,经由一种“解剖学”的计算(排除了“关于”的考虑)。
33
这些墙和拱顶曾经咏唱,它们展开——朝向高处——以精神之歌(亦浸透着“数学”),我们与这奇妙的“回声”一道游荡于“当下”,仿佛我们覆盖其上——用我们(同类人群的无数)大氅,仿佛我们即“简单之少数”;悲哀,夜晚;城市。
34
在教堂唱经班中,一个领唱把祷歌唱得很激昂。D神甫激动得毛发倒立,他厉声道:
“瞧瞧这个,嗓子全哑了!你闭嘴吧,并非你有什么重要!”
确实,有时我们在“我们”的礼拜仪式中是太过“黯哑”了。

35
一个-田野-路标。在它之上有——“整个世界”。天-与-地,春夏秋冬。风的——全部
哀悼与言说。那儿有一首“诗”,在夜里,在阡陌之间。

36
在艺术中所有的“设置”是累赘。

37
诗人V.M.的流亡诗歌。其中有他亲近者(以及更多远处的小民众)之忧虑——没有与侩子手的“法庭辩论”。也许,事实上,这样更好些?“致乡下佬”。对痛苦的反应:不要太多“哀叹”,而是重新生起炉子,给孩子们东西吃。

38
与其抱怨这个世界和人类,不如保持沉默。

39
妈妈沉默不语(我四岁左右):为了给我——处罚。已经——迫切地(和无意识地)——建立了——她的未来:缺席?——不是真的吗?……——(在草丛里,我与自己争辩,长时间地。妈妈不在。)

40
再一次——冷淡-而-微颤。是我弟弟。
(在梦中同一个男人重现他说他是我弟弟,且没有死)。
他的皮袄上粘着磨坊的粉末。外面,树上有霜。
一张粗糙地拼凑起来的桌子。面包,啤酒。以及——我记不清他所说的。
惟有庆贺的热情,——仿佛一个“光环”。
我本该只写下这唯一的一件事:“记忆中脸的光芒”。

41
“我欠您一笔债,巴格达的天空”(是的,是马雅可夫斯基说的)。很快手枪的子弹将尾随而来。且天空显现——开始:一个无边的全景——寂静。

42
而——对于此……荣耀开始了——穿过朝向院子的门:乘狂风-直抵-天穹,凭借太阳进入作为世界-整体的世界之中。

43
你?……——悄然-远遁的狗。(因这是你开的玩笑:“诗人乃说话的狗,
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区分另外的狗”)。

44
然而前面——总是更远——在雪中。在神秘的赤裸中。正如我们需要很少的东西。稍多一点——比手。诗……——是此很少的东西,但总有更多——无我之——世界。

45

通过“词语之歌”我开始拥有。我时常记起君特.艾希的诗句:“这枚红色钉子穿越不了冬天”。以锈铁的轧轧声,我对自己说,上帝,给我一管老“导火索”,给我——必不可少的词语之——精确性吧!

46

充满——忧伤。
忧伤——那儿——在脸的“深处”——环绕田野。山岗、道路消失不见。
带着斑点
抹去树篱。小镇。
像从雾中射出光线。

(是亚美尼亚人的——“天国的”——“我的”)
充满
忧伤。
寂静。

47
无-言——引到极处——比沉默更可怕。“你是那个吗?”约翰问。与其直接回答——
不如暗示。

48
那么——重建事物之关联:与田野和太阳一起(哎,早起的——潮湿,仿佛大汗淋漓!)与草树一起(哎,雨点——在粗糙的树皮上!——轻掠过脊背)。无所谓哪个将出口成章。一个词的——精确性——将要出现——仿佛听写。

49
然而,你……——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你是你。你给我们——送来词语,——仿佛一种“自治”。

50
沉默与(诗中)话语的缺席——并非同一件事。
话语的缺席——是我们的——有“内含”的沉默。
是否存在另一种话语的缺席?“非-存在是不存在的,上帝不管相似的琐事”,俄罗斯神学家弗拉第米尔.罗斯基如是说。
它包含“非-我们”之话语的缺席。“理解了”那已经出发的——沉默——与话语的缺席一道。一切皆——尝试。
而——不要假设——有关“所有别的”某物。

51
而——一看见
极度贫瘠的残废小灌木
苏醒过来
在柏林的一个小公园
突然
心的运行开始
似乎它已经被运往
俄国

52
我突然感觉,这个如约而来的清新的八月是为了对你说再见。似乎是她——此一清新——悄声-细语——通过你才得以平息。

53
而——你将问:仍旧那样——与词语一道?
是的,我们创造话语的缺席以及沉默:惟有——通过话语。
一个概念诞生了:“沉默之——艺术”。

54
然则——似乎是沉默进入了纸上的墨迹,它自己从它自身抹去推论,尝试着——与我一道消融——成为:唯一的——并愈来愈——绝对。

1982-1992

幽谷幽兰 發表於 2015-8-31 11:26

我从中读到了专制压迫给诗人带来的黑暗。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